2019年4月25日上午9点,我校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一支部与本科生三支部联合开展了“青春始于足下,梦想走在路上”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走校园参观重大老建筑的形式,重温重大历史,向我校90岁生日致敬,同时以期这两个即将毕业的支部能够在这次活动中再次认识母校,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以在母校的收获为起点,努力成就更加卓著的事业。
当日上午9时,两个支部成员于资环学院楼(三教)前集合,本科生一支部书记付彩红和本科生三支部书记张瑾组织了本次活动,并就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走访路线及活动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本次活动路线以三教为起点,途径工学楼(二教)——文字斋(现博雅学院)—一教(原理学院,现校长办公室)-团结广场——老图书馆(现博雅学院)——“七七抗战”礼堂—民主湖—寅初亭-A区大校门,其中包含10个建筑景点,每个景点由一名支部成员就建筑风格,相关历史故事等进行讲解。出发前罗天鹏同学向大家讲解了资环学院楼(三教)由创立到发展至今的学院故事,并指出从三教建筑中大窗户、高檐梁等特色中可以看出在早期中苏融合过程中苏联设计风格的影子。从学院楼东侧小路行至工学院大楼,路上同学们细细观察了工学院附近草丛中那段由工学院的残壁建成的“大轰炸纪念碑”,认真聆听了关于它的故事,工学院大楼经历了重庆大轰炸,经修复后被认定为重庆市近现代欧式建筑遗址, “我校”“工学院”的牌匾在倾诉着嘉陵江畔学子的岁月故事,今日的学子们在此感受那个年代学子们对新思想新知识的渴求。
随后刘长贺同学从建筑外形、颜色、建造用途等方面介绍了文字斋和校长办公室,整体呈工形的文字斋曾作为教师们的宿舍楼,陪伴着学者度过那些灯火通明、勤业拼搏的夜晚,紧邻于一旁的理学院(一教)现作为校长办公室,其威严磅礴的气势见证了抗战文化、沙磁区发展变迁的历史,还分享了文字斋前方三座雕像中重大创始人之一吴芳吉的自号“白屋吴生”的由来,介绍了团结广场名字的由来,在场同学们纷纷感慨校园建筑风格的多彩和其背后故事的有趣。
杨宁航同学讲述了老图书馆由于设计师失误所引发的“根号二”的故事,由最初的5层楼设计变成了如今的2层楼建筑;周恩来总理曾经发表演讲的“七七抗战礼堂”经历岁月沉淀后仍持有其激昂、热血又不失庄严的氛围。参观过程中偶遇了一位79岁的我校退休老教师——杨老师,他对“七七大礼堂”的主持修建者、修建动机、建筑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讲解,同学们被建筑物饱含的历史故事所感动,并感慨在历史交接棒传递的过程中正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得以处在当下的和平年代,能够如此幸运和幸福的生活和学习。分别时杨老师还鼓励青年学子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继承重大人、资环人的优良品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成就一番事业。
最后,因时间有限,B区、C区和D区的建筑支部将择日参观。重走承载历史变迁的校园建筑过程中,感受到重大学子耐劳苦、尚简朴、勤学业、爱国家的品格在岁月积淀下闪耀,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其中一员,有能力也有责任传承重大的文化,扬起青春梦想的风帆。